“以老养老”有助填补护理员缺口
发布日期:2024-09-04探索“以老养老”模式,让低龄老人为独居、行动不便、患病的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,具有一定可行性
填补养老护理员缺口,既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,也应强化老有所为的制度保障,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,创造适合老人的养老服务岗位
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,社区为老服务该如何创新推进?
近日,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郭巨街道“60·80”帮帮团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,探索建立更加规范、更为常态化的“以老养老”模式。该地成立“60·80”帮帮团,组织60多岁且身体不错的老人帮助80岁以上的老人。
从该地实践看,45名骨干志愿者结对148名特殊、困难老人,以每周敲门3次为一个关爱周期,提供日常问候、安全排查、助劳助洁、代买代办、陪同就医、急事随叫等服务。这种“以老养老”模式,不仅让一些年纪较轻的老人老有所为,也让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老有所养。
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我国人口人均预期寿命增长,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也显著提升。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看,不少60多岁的低龄老人仍具有参加社会劳动的条件。探索“以老养老”模式,让低龄老人为独居、行动不便、患病的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,具有一定可行性。
根据国家卫健委不久前发布的数据,目前我国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人,78%的老人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,由此产生了600多万养老护理员的需求。然而,目前我国仅有50多万名养老护理服务人员。其中,只有33万名服务人员从事长期护理。填补养老护理员缺口,既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,也应强化老有所为的制度保障,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,创造适合老人的养老服务岗位。推行“以老养老”模式,就是以“老有所为”带动“老有所养”的新实践。
实施“以老养老”模式,有助填补养老护理员缺口,但其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。一来,低龄老人等志愿者数量不足,志愿服务供给跟不上需求,每名志愿者可能要同时服务多人。这不仅容易加重他们的服务负担,也可能影响服务质量。二来,志愿者受限于身体状况,能够提供的服务较为简单、不够丰富,不能满足高龄老人多方面的需求。
丰富和拓展“以老养老”,可以依靠有组织的、系统性强、服务专业的机构,多吸收身体素质较好、具备相关经验的低龄老人,不断壮大养老服务队伍。在此基础上,加强对低龄老人志愿者的培训力度,提高服务水平,为高龄老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,更好满足多元化多样化养老需求。
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年末,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.1%,这意味着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社会。预计2035年前后,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,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%,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。未来,社会对日常陪护、生活起居、卧床护理、精神慰藉、心理辅导等养老服务的需求会持续增加,“以老养老”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不断完善“以老养老”模式,为老人提供身边的、容易获得的养老服务,有利于托举幸福“夕阳红”,让晚年生活更美好。
-
国脉科技进军养老产业:AI与身联网结合解决养老痛点
AI正化身 “银发守护者”,为养老难题带来新解法。近日,国脉科技发布了国内首个基于居家养老的AI智能体,将AI与身联网融合,解决养老中的现实问题。此外,公司模拟居家养老
发布日期:2025-07-03 -
夯实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根基
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,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应运而生。深圳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、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和丰富的养老产业资源,加快发展智慧健康
发布日期:2025-07-03 -
光大永明人寿深耕养老金融领域 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
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,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需求持续攀升。光大永明人寿以 “金融为民”为核心,在养老金融领域持续发力,构建了涵盖年金保险、养老社区服务的全链条
发布日期:2025-07-03